填报年份
|
2019
|
场地代码
|
LCASY03
|
场地名称
|
栾城站FAO水分池观测场
|
场地类型
|
永久样地
|
建立日期
|
1994-10
|
设计使用年限
|
永久
|
场地面积
|
800
|
场地形状
|
长方形
|
可进行工作
|
开展SPAC系统水热传输机理的实验研究,在农田作物层环境生态的监测与各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与作物产量形成间的关系方面开展工作。
|
场地代表性描述
|
中国东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代表太行山前平原3800万亩耕地的褐土高产农业生态类型,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12.2℃,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26.4℃,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3.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6.8mm。年日照时数2522h,大于10℃的积温4713℃。无霜期200d左右。土壤类型为发源于黄土性母质的黄土种,表层为轻壤土。自然土壤全称褐土类,淋溶褐土亚类,灰质淋溶褐土属,薄腐中层或厚层灰质淋溶褐土。简称灰黄土或厚灰黄土。土地利用方式为农田,耕作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
场地性质
|
生态站观测、研究、试验
|
所在地点
|
河北省栾城县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
经度
|
114.6929
|
纬度
|
37.8889
|
海拔高度
|
50.1
|
土壤类型
|
褐土
|
地形地貌
|
平地
|
植被类型
|
冬小麦-夏玉米
|
植物群落特征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
建立后管理措施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每年10月上旬冬小麦播种前进行深耕或镟耕; 小麦播种前施底肥,拔节期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 小麦季灌溉4-5水,分别于播种前、起身拔节、孕穗、灌浆期灌溉;玉米季灌溉1-2水,于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溉。视降雨情况适当调整灌溉次数。
|
是否对外服务
|
是
|
备注
|
|
最后更新日期
|
2020-11-16
|